單海洋:讓商學教育回歸初心
《禮記》有言;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老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得到道德上得到啟發。
華一世紀從事商學教育11年,而我自身也從事教育行業幾十年,關于我是如何理解商學教育以及未來如何做好商學教育,今天我有點話想跟大家說說!
01 思考篇:我心中好老師的標準
教育一詞,首先想到的就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老師?在我看來必須要有兩個信任。
第一,對教育的信任,要堅信教育會使人變得更好。
從創業初到現在,我站過的講臺不下于上百個,其中也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觀點,很多人都會覺得企業家在課程上學到的東西還不如自己的親身實踐,也有人會覺得商學院沒什么用。其實他們表達這個觀點的時候,也許沒有搞清楚什么是教育,我們所傳授的本質是什么?
在我看來,商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大家學習,更多的是賦能企業成長,幫助企業解決實實在在所面臨的問題。同時教育本身的核心也是喚醒,喚醒企業家內在的善、動力和價值創造,這應該是商學教育應該要做的事情。說實在的,商學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會企業家如何做生產計劃、做營銷,而是企業家自己根據所學的知識,構想未來的整個商業環境和你自己的道路。商學教育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個自我造就的過程。在這個自我造就的過程中,關鍵就是你愿不愿意真正去相信,相信內在驅動的力量。
第二,對員工的信任,有教無類注重問題的解決
二千多年前,孔夫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他認為任何人都應該給予教育,不分高低貴賤。一個好老師是應該是對每個人都有信任感,相信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人,都確信自己能夠教好。如果一個老師喜歡挑人來教,那么他也不算在做老師了。
我做商學教育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企業家。我覺得一個好老師就應該像一個醫生,眾所周知,醫生接待病人時應該不會挑選的。一個好老師也應該是如此,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企業家,幫助他們找準問題并且解決他們企業的問題才是我們首要做到的。
02 未來篇:回歸商學教育的本質與初心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的產業應用,最容易且最應該實現的領域是教育,尤其是面向成人的管理學教育,這就是我們俗稱商學教育。今天的商學教育真正要培養的,應該是在商學或者整個商業環境當中創造價值的人。如果不能創造價值,教育就失去意義。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商學教育,企業家得到的不僅是實實在在解決公司問題的方案,更深層次的是拓展企業家的心性,讓他們得到滋潤或沉淀。我理解的商學教育是真正幫助企業家成長,而不僅僅只是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從2010年開始至今,我做商學教育已經十幾年了,在這其間,我也一直在思考關于商學教育一些未來發展的問題。在我看來,要想成為源自于中國的世界級商學院,首先要打造一個專業有效的師資隊伍。華一世紀自2010年成立以來,邀請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實戰派企業家擔任導師。目前,華一世紀擁有授課導師、咨詢師50多名,落地輔導老師近100名,公司每個月在全國50多個大中型城市開課100多場。
同時,中國的商學院必須解決中國問題。學者、教授在中國的商學院必須服務于中國企業,必須“接地氣”。常青商學是華一集團立足10年教育培訓、管理咨詢經驗,為中小民營企業量身打造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賦能系統。產品由集團歷經數年研發打磨,于2020年重磅推出,成為華一集團未來十年的重點戰略項目。常青商學以“實戰”為辦學理念,以“維實務本,尚德尚行”為校訓,采用“學、練、考、評、賽、獎”的教學模式,培養兼具思想深度和實戰能力的商界精英,注重于幫中國企業家解決在中國面臨的企業問題。
第三便是引領式創新。華一世紀進行了邏輯拓展、灌頂式打法,擁有跨界的全球學習平臺,擔負社會責任。通過新的合作關注三大問題,通過社會創新,把個人公益、企業的社會責任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廣度。并且華一世紀為全球培養新生代顛覆力量,同時也希望新生代顛覆的力量更重視社會責任和社會創新來解決社會問題。
最后我希望華一世紀不僅要和國內外學校合作,同時也與國際組織合作,打造培養新生代顛覆力量的全球生態體系,通過社會創新解決社會問題,重視各個機構合作互贏,把善于規范性、法治、科學的西方精神和中方重視整合、重視整體性邏輯整合起來,形成未來。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全體華一人共勉,朝著這個方向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