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經濟下,為什么鼓勵中國企業積極導入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市場-核心洞察
前言: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有效解決企業委托與代理問題的長期激勵機制,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在西方眾多企業廣泛實施,并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國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逐步深入,在企業中也掀起了股權激勵的熱潮。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引入股權激勵,我國企業開始借鑒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萬科于1993年實施股權激勵,成為中國第一家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之后1999年作為國內行業互聯網老大哥阿里巴巴也邁出了股權激勵的步伐,2014 年上市之時發布了“2014 年 IPO 后股權激勵計劃”;寧德時代2019 年計劃下員工股權激勵的獲益空間已經達到了 92 億元。
據預估,2022年全市場股權激勵案例或超1000家,其中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在股權激勵方面更顯出高度熱情。透過股權激勵走熱這道風景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新一波大潮正迎面而來。
當下中國的民營企業為什么要做股權激勵?
● 去年8月份政府提出了共同富裕。股權激勵是促進共同富裕的有效工具之一,自華一世紀2010年成立以來已服務了10萬+家公司進行股權激勵,不僅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貢獻了一股力量。
● 隨著越來越多人從大城市返回家鄉創業,政策變化、科技變革以及產業升級迭代帶來了新需求和新模式,股權激勵能為更多人才搭建平臺,釋放人才紅利。
01 新時代背景下,股權激勵助力企業“穩中求進”,促進就業
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智能交互技術的進步,加速新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技術的進步,也讓很多專業人才變成了“搶手資源”,而企業的發展所需資源之一就是人才資源。
股權激勵作為企業留住和吸引優秀人才,改善企業文化,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工具,其規模已經從2006年的小試牛刀到2013年的百家爭鳴,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數量已經呈現了井噴式的增長,其激勵方案更實現了質的飛躍。
實際上經營企業的本質就是經營人的需求,那么任何企業都是經營人的事業。不論任何企業在任何的發展階段,都可以也必須導入股權激勵。
新時代背景下的企業發展,用數據量化未來,數字經濟應運而生,5G+智慧科技催生了萬億市場。同時也代表著中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全國有實力的企業都在這個市場上拼搏。
正面的影響是,中國的企業及人才通過這一成長過程會變得更加成熟、專業化及國際化。負面的影響是,中國的企業及中高管們要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新挑戰,承受著來自團隊內部的壓力。
▲ 不同階段的企業可以如何導入股權激勵???
我們發現諸如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行業巨頭已經將股權激勵常態化,除了上市時既定的激勵模式之外,每年還會再拿出2億股用于股權激勵,這2億股股份的現價市值超300億元。
阿里同時還為合伙人級別的高管提供了專項持股計劃,總規模近 1.5 億股。換句話說,在激勵層面上阿里員工可能是整個互聯網圈幸福感最高的。阿里巴巴的這一操作使它吸引了大批次的人才隊伍,讓它得以在與眾多競爭企業中穩居頭部。
所以說,既想解決效率又解決公平問題,就需要實行新的利益分配機制,除了工資和獎金,還應給予員工額外的股份或分紅。正如華一世紀創始人單海洋老師所說:“企業越小,越要進行股權激勵,因為和大企業相比,小企業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品牌,拿什么?吸引和留住人才?靠的就是股權激勵。既然不能給予員工現在,就要給予員工希望與未來!”
02 政策扶持下,股權激勵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激勵是具有時代性的,因為不同時代的時事局面和政策方向不同,所以不同時代的激勵機制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國家去年提出的共同富裕絕不是政府“一家之事”,而是全民的事業,其中就包括企業。企業還是先富群體的代表,有著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企業推進共同富裕,有助于內部“激勵相容”,股權激勵的實施是完全符合時代政策趨勢的。
在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上,股權激勵或是企業最“兼容”的方案之一。從地區分布看,位于北上深杭這些一線城市的上市公司,在股權激勵方面,也搶跑在第一線。
然而,一個好企業老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時至今日很多企業或品牌都從長河中消失殆盡了,這個現狀反映了什么呢?
其實就是企業要想獲得持續長久的成功是非常困難的,也正因為如此,企業更應該實施轉型戰略,并在適當時候做出相應調整,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讓股權越分越多?公司如何做頂層設計和如何估值?如何設計跨界盈利模式?等等這樣的股權激勵相關問題,在華一世紀所設立的股權激勵系列三大課程中就有所涵蓋乃至更多。
設立共同富裕,引入員工持股,可以讓員工更有“主人翁”意識,意識到集體利益和自身利益息息相關,進而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企業作出更大的貢獻,在這個過程中,將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的兩個目標函數實現一致化。
03 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轉變,股權激勵為各行各業帶來新商業機遇
當然,一個高效的企業組織,除了要做好激勵相容以外,還需要遵循信息準則進行企業管理和組織架構設計。
企業定制管理咨詢是企業變革成長的助推器,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98%以上的公司有與專業管理咨詢公司合作的經歷;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80%左右的公司擁有自己長期合作的管理咨詢公司;民營企業在導入管理咨詢輔導后超過93%的企業實現了業績和利潤的增長。
我們內部專業咨詢團隊一直致力于企業增長的研究,基于多年來深入企業輔導積累的經驗和成功案例,出版了《績效不是管出來的》、《冠軍企業的資本路徑》等書籍,形成了線上系統+線下課程+實操指導體系化的服務流程。
常青商學特邀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實戰派企業家,所研發的課程覆蓋了企業增長問題的方方面面,靶向解決企業全生命周期經營難題,比如:
企業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商業模式?
如何構建生態跨界商業模式?
如何制定商業策略實現10倍速增長?
如何制定新稅制下的企業財富系統?
......
對于優質的企業而言,管理技術是基礎,商學邏輯是核心。企業客戶就像一棵棵參天大樹,管理技術則是助力企業成長的養分,而定制咨詢服務則是水。在灌溉的過程中,過多的養分和過多的水都是不合適的, 如何把握好配比,是每家優質企業都有獨有的秘方。
盡管對于我們股權激勵咨詢服務而言,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客戶會有不同的訴求及特點,但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這個訴求并非沒有交叉點,那就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股權激勵就可以幫助企業去探尋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方式。
End?
新經濟和新時代的興起,不僅是經濟蓬勃發展的注腳,也是新時代的企業探索更廣闊發展空間和追求更高層次發展的縮影,兩者正在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生態體系,在方便和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的同時,也在促進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華一世紀作為股權激勵發展的一股力量,正在成為新經濟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我們正在致力于為我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增能蓄力,并孕育出更多新商業模式和股權激勵學習模式,希望成為更多企業發展背后強大的推動力量。